我校主办的“2018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18-06-26浏览次数:212

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广东省金融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云贤,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梁建国,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我校党委书记黄晓波,校长于海峰,副校长王廷惠、邹新月等出席论坛。

黄晓波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湾区经济是世界经济版图的新亮点,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的创新因子、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必将成为金融科技及产业创新的高地。在大湾区的规划纲要很快出台之际,本次论坛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为主题,适逢其时。广财大继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之后,又举办第二届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搭建了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的对话平台,打开了湾区经济发展全球交流合作的新思路。他希望此次论坛的召开,能进一步汇聚全球顶尖智慧、集聚要素资源,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步伐,推动湾区各经济主体的快速发展。他表示,广财大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为大湾区经济建设服务。

陈志英致辞。他指出,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粤港澳大湾区旨在推进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城市与香港、澳门的深度合作,促进该地区的融合,以打造一个协调发展、互联互通的世界级大湾区。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资源,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城市人文精神引领大湾区的改革创新,提升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调发展。

上午的论坛由我校国际商学院院长黄庆安主持。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济与贸易合作司、创新政策部部长安德斯·约翰逊围绕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阐释了当今经济超全球化与超地方化的趋势,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意义,更将会对亚洲甚至对全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谈到了目前大湾区建设所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提出了要多管齐下从器物、制度、货币和理念层面推动大湾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瑞士日内瓦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哈拉尔德·豪分享了他对我国金融市场中信贷问题的研究,并谈到当今金融科技对我国信贷市场的影响。陈云贤阐述他对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思考,指出要探索重点突破区域,建立完善离岸在岸特殊账号并提出NRA+的概念。

下午的论坛由王廷惠主持,四位中外顶级学者围绕“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的主题开展思想交锋。联合国工业发展(工发组织)国家项目协调官员沙希纳·瓦希德以巴基斯坦的实践作为探索的模式,围绕着区域清洁技术创新创业的构建,提出了清洁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的建议。英国考文垂大学金融学主讲教授叶臻围绕“金融集聚与创新激励”的主题进行演讲。西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奈杰尔·德布西强调了建立地方品牌的重要性。于海峰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创新共同体。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区域内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缺乏协同造成资源浪费、粤港澳三地制度差异大导致创新要素流动受阻等挑战,对此他提出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科技协同提升效率、充分发挥湾区内科技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和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地区融合间的矛盾从而激发创新活力。

圆桌会议由叶臻主持,专家们围绕“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对话。邹新月分析了如何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作用。他认为,大湾区要巩固香港的地位,规范澳门的博彩业发展,加强深圳的核心作用,整合崛起的广州贸易行业。他指出,大湾区承担着建设强国的使命,在制度变革、技术创新、金融开放的同时,也要重视防范风险。

论坛上,广东区域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楼对《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作了介绍。报告包括世界上其他湾区对粤港澳大湾区给予的启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策和建议等内容,将会在今年9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