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区际法律问题研讨会举行
3月30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区际法律问题研讨会”在广东财经大学正心堂会议厅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区际冲突法专题研究委员会与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涉外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学研究会、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法律研究中心、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承办。
出席论坛的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钟健平,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学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蔡镇顺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房文翠教授,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吴婧女士,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秘书长宋连斌教授,香港大学法学院张宪初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涂广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杜焕芳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宋晓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广东省法院系统的法官、各地律师以及广东财经大学师生300余人。开幕式由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杜承铭教授主持。
黄进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中国法学会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了中国国际私法学科体系、学术队伍、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同时指出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说,今天,我们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提出观点和发现问题,希望学界和实务界扎实推进,长期深入地跟踪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他认为,这次在广东财经大学召开专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区际法律问题研讨会,开得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紧扣时代的主题,符合时代的需要,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钟健平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广东新时代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机遇。研讨我国区际冲突法的发展方向和大湾区建设的司法保障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服务保障支持和促进大湾区建设发展,特别是法制建设,不仅是广东各级法院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是广东各级法院实现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于海峰、吴婧、房文翠也分别致辞,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共收到论文42篇,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房文翠主持颁奖仪式。
主题报告阶段由黄进主持。香港大学法学院张宪初教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杜以星博士,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区际冲突法专题研究委员会负责人、澳门大学涂广建教授,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学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蔡镇顺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
张宪初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以后,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进展。香港方面就定位而言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一些挑战。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可做一个推动区域,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香港未来的发展,其成功的关键是在于要解放思想,体制创新,破除攀比。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通过市场和法制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来发展。
杜以星介绍了目前涉港澳案件审理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在大湾区建设当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并对今后进一步推进解决,提出了建议。
涂广建提出了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区际法律问题的一些思考,从宪法的角度,从协商协调机制的角度,以及重点突破的角度做了一些探讨。
蔡镇顺认为,在一国两制三法的情况下,应当寻找三地之间共同点,减少冲突,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黄进作总结讲话。他认为,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区际法律问题研讨会的举办,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问题、法治基础、法律冲突和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研究,以及探讨“一国两制”框架内的携手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四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专业思考,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的区际法律问题打开了新思路。
本次研讨会除主题报告会外,还有三场专题报告会,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司法服务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法律冲突与法律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我国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完善及发展”,专题报告会的会场设在北二教学楼法学院第一会议室、第二会议室及资料室701。
研讨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及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